1. 首页 > 生活小百科

经济学是怎么产生的 经济学是如何产生的简答题

什么是经济学(Economics)?经济学是关于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的研究(“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how society manages its scarce resources.”)。正如所有的科学都有基本前提一样,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稀缺性,即社会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至于物质极大丰富的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到底能不能实现,读者可以自行判断。

基于这一基本前提及其它若干合理假设,作者以严密的科学逻辑为读者构建了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因此,本书不仅介绍了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读者如何使用科学方法、科学思维来思考经济现象,将“经济学”这一科学的工具利器交给了读者,不仅是“授人以鱼”,更是“授人以渔”。正如作者所说,“经济学本身并不能给出所有经济问题的正确答案,但能够指出通往解决重大问题之路的关键要素”。

第二,这本书阐明了经济学的重大现实意义。

经济学是关于稀缺资源的研究,由于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使用稀缺资源的过程(例如,一切活动都需要耗费时间,而时间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经济学实际上涵盖了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作者认为,正如物理学帮我们理解自然界,作为一种科学方法,经济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人类世界,这是经济学的一大现实意义。

经济学帮助我们理解人类世界

国内的中等及非经济专业高等教育体系中并没有“经济学”,取而代之的是“政治经济学”,而后者并没有遵循科学的方法。信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如前苏联,最终以经济和社会的崩溃而告终。我以前作为一个好学生,也曾将政治经济学的知识烂熟于胸,因而对真实世界充满了不解。例如,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价值决定价格,那么为什么同样是建筑工人的劳动成果,一线城市的房子价格可以是二三线城市的十几倍乃至几十倍?而当我读了曼昆这本著作的时候,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用“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来形容是毫不过分的。相信读者们在学习《经济学原理》之后,也能以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解释包括房价在内的诸多社会现象。

经济学的另一大现实意义,是能够指导我们的行动。在曼昆所列举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中,前四条是关于人如何决策的。四条原则逻辑严密,关系紧密,环环相扣而又层层推进,在现实中能够一一得到印证,令人信服。仅此四条原则,再加上与人际交往相关的第五条原则,已足够对个人的人生产生强大的指导意义(其余的五条原则则更有利于理解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

例如,第二条原则“成本原则”(“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EVERYTHING you give up to get it.”),就有可能对人生提供重大的帮助。书中以上大学为例阐述了“成本”的实际内容。对比中国的情况,以读研为例更具现实指导意义。普通人可能认为读研的成本就是学费、书本费、住宿费、生活费这些,实际上,住宿费和生活费不是成本,因为不读研也需要住宿和生活,且学校里费用通常更低。而学过经济学的人会知道,最大的成本是“时间”!为了读研,必须放弃几年的时间,或者说放弃这几年参加工作可能带来的丰厚收入,这笔钱通常远远超过交给学校的各项费用。当然读研也带来收益,在权衡成本与收益时,经济学知识将有助于作出更合适的决策。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EVERYTHING you give up to get it.

在书中,作者说“经济学学习本身不会让你致富,但能够提供若干有力工具”。我认为此言不虚,经济学确实能让人少走弯路,若读者志在致富,学习经济学必然有所裨益;若读者志在治国平天下,那么这经世济民的学问更是非学不可。

最后,这本书十分简明易懂,使阅读过程成为一种享受。

上文所谈的其实是经济学的益处而不完全是本书的益处,而本书的优点则在于它对经济学深入浅出的阐述。文字简明易懂是该书的一大特色,如作者所说,“写书时考虑了节省读者的稀缺时间,体现了经济学的‘经济’”。作者的思维十分缜密,写作功力又相当深厚,语言严谨而不失轻松风趣,使读者领略到经济学之美。

我本人特别推崇这本书的英文原版,毕竟原汁原味,中文版本则总感觉有些差距。

书中插入了一些《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等的最新节选资料,作为书中观点的佐证。在读到这些材料时,能明显感觉到阅读理解难度的提升,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正文的易读性。大致只要有大学英语四级的水平即可流畅的阅读这本书的正文部分。对于那些想寻求一些难度不太大的英语材料以提高阅读能力的人来说,这本简单实用而引人入胜的书正是上上之选。

基于以上理由,我向各位朋友郑重推荐曼昆的《经济学原理》。